近日,江南讲坛第151期在Bet365国内网址
D328举行。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贺诗波应邀作题为《面向时间敏感网络的编排方法演进:从指标驱动到大模型赋能》的专题报告,吸引了150位本硕学子聆听。活动由副院长王子赟主持。
活动伊始,王子赟先代表学院对贺诗波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。他简要介绍了学院近年来为推动科研交流、拓展学生视野所做的工作,指出学院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,持续打造“唯实讲坛”“唯实·惟先”学术创新论坛、前沿创新赋能营等系列品牌学术活动,年均组织高水平学术报告二十余场,覆盖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,为学生接触行业前沿、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提供更多机会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思维,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随后,报告环节开始。贺诗波首先回顾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十多年发展历程,强调了工业现场数据量的快速积累和对网络性能的日益增长要求。随着工厂设备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,传统工业网络在实时性和稳定性方面难以满足现代需求,工业互联网越发受到重视。而时间敏感网络(TSN)突破了传统以太网在传输性能上的瓶颈,让关键数据准时、安全、可靠地送达。
贺诗波详细讲解了时间敏感网络(TSN),并提出如何让TSN更易于使用的研究方向。他回顾了团队早期的启发式优化方法及其局限性,并指出大模型正在推动工业网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,致力于实现网络自我识别、自动调度和设备配置,降低工程师的负担。团队搭建了 TSN 测试平台,验证了大模型在智能编排中的潜力,虽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,但已展示出巨大的潜力。
在交流环节,在场师生相继提出关于大语言模型的选择等问题,贺诗波结合真实项目经验逐一解答,指出未来工业设备将逐步具备更高的边缘计算能力,为智能网络提供更好的应用基础。
最后,贺诗波表示希望未来 TSN 技术能够真正走向易用化与规模化。他认为,只有让网络配置变得像“插上电就能用”一样简单,工业互联网才能真正服务生产现场。他期待未来与江南大学在更多科研领域开展合作,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与工业网络技术的发展,也欢迎对工业网络、人工智能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,共同参与科研探索。
本次讲座内容生动、结构清晰,为同学们揭开了工业网络智能编排技术的前沿图景。今后,学院将进一步着眼于系统性提升物联学子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,一方面,持续打造品牌学术活动,邀请海内外顶尖学者来校交流,拓宽学生学术视野;另一方面,优化科研资源平台共享机制,通过举办科研方法训练营、硕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,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与科研实践能力,为物联学子开展原创性、高水平研究提供全方位保障,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活动现场(一)

活动现场(二)

王子赟主持活动

贺诗波作专题报告